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第一章 小城烟火
2082年的Z国,某个三级小县城。
县城的名字早已被商业广告覆盖:仿生大屏闪烁着“未来社区、智慧生活”的标语,街道两侧是连锁炸鸡店与进口咖啡馆。机器人快递小车在街角穿梭,却总要绕开乱停的飞行摩托,喇叭声此起彼伏。外表看似未来,骨子里依旧透着浓烈的市井气。
在这片烟火气十足的地方,三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人,因为一套房子,注定纠缠到一起。
卜世人
四十出头,一张脸怎么看怎么让人心里发凉。尖下巴,薄嘴唇,眼珠子转得飞快。他笑起来像是皮肉勉强挤出来的褶子,眼神却永远在打量别人,似乎总在算计着什么。
街坊们私下里说,这人要是卖瓜,肯定挑最好的摆在上面,等人买回家才发现底下全是烂的。
他最得意的,是有个“好”老婆。这个女人呢什么事也不管,说的最多的就是“找我老公,我不知道”。
梅良心
中年妇人,圆脸微胖,说话慢条斯理,嗓门不高,总爱摆出一副“随和”的模样。别人以为她老实,其实她心里门儿清,只是永远装作“不知道”。游走于中介行业,牵线搭桥,两头忽悠,大部分人会被她的外表所迷惑。
她的名字是“良心”,可在街坊眼里,恰恰是“没良心”的写照。
方耿直
故事真正的起点,却落在方耿直身上。
方耿直三十多岁,土生土长的小县城人。早年打拼买下的老房子,是他唯一的家当。按理说,他该在这里安稳过日子,可时代早变了:县城的工作机会有限,教育、医疗都跟不上。人们口口声声念叨着去大城市,那才是未来。
他也是这样想的。
卖掉老房子,再咬牙在大城市买一间小户型,哪怕压力大,也算给自己留条路。
2082年,房产交易早已全面转向虚拟平台。人们戴上脑机接口,就能进入三维模拟房屋,看见装修、布局,甚至能闻到厨房里的味道。买卖双方足不出户,就能谈价。
方耿直不懂怎么写华丽的广告词,只在虚拟平台上挂了几行字:
“老城区,三室一厅,南北通透,诚心出售。”
他觉得,实事求是就好。房子真实,价钱公道,买家自然会来。
没过多久,平台上果然有人联系他。
那是一个名叫“梅良心”的用户。她的虚拟形象看上去格外朴素:圆脸,围裙,像极了厨房里走出来的邻家大婶。第一句话就显得客客气气:
“方先生,你的房子我看过了,位置还行,就是有点小问题。”
自此,两人通过虚拟书信往来。
在2082年,所谓“书信”早已不是纸笔,而是带有声纹与手写体模拟的数字信函。可方耿直依旧保持老派作风,写得一本正经:开头“尊敬的梅女士”,结尾“此致敬礼”。梅良心看着忍不住笑,却不说破。她心里清楚:这样的人,最容易被拿捏。
接下来的日子,她开始挑刺:
- “你家房子后面不是有垃圾桶吗?那味儿大呀。”
- “你家门口地方窄,停飞船都不方便。”
- “老城区电路老化,听说常跳闸呢?”
每一句都像是不经意的闲聊,却把房子说得一文不值。
方耿直一开始还耐心解释:
- “垃圾桶定期清理,不影响的。”
- “门口虽小,但我家人不多,足够了。”
- “电路去年刚换过,没问题。”
可他越解释,梅良心越能顺势延伸,把问题放大。久而久之,他心里也开始打鼓:是不是这房子真不值那个价?但他从没怀疑过对方的动机。在他眼里,买房卖房都是为了价钱,挑毛病、砍价也算正常。
就在这时,梅良心提到另一个人——卜世人。
她说:
“我有个朋友,对房子也挺感兴趣。要不要你们见个面,面对面聊聊,可能更快成事?”
自这一刻起,一出闹剧,缓缓拉开了帷幕。
第二章 · 斡旋
方耿直把房子挂在虚拟宇宙的市集上,只写了几行简短的说明:
“小县城三层小院,朝南采光好,位置安静,售价公道,诚心出让。”
这小院并非祖辈遗留,而是他在县城里辛苦多年,一点点积攒下来才买下的。那时他以为能在这片小地方安稳度日,可时过境迁,他的心早已飞往大城市,盼望卖掉这里的房产,去换一个新的未来。
房子太多,买家太少,虚拟市集上一眼望去,铺天盖地的待售房源闪烁着冷光。行情不好,县城房价一再下跌,买方市场愈发明显。方耿直原本的心理价位,硬生生被压低了一大截。他心里清楚,再拖下去,只会跌得更狠。
在虚拟宇宙的市集里,买卖双方常常连面都见不上,只靠一封封冷冰冰的信件、一条条语音信息来传达意思。信用积分、虚拟头像代替了真实的面孔,人情世故就藏在字里行间。
最先找到方耿直的,是梅良心。她的头像是一张中年妇女的脸,眉眼温顺,言语客气,看上去像个热心肠的人。第一封信,她写得小心翼翼:
“方先生,冒昧打扰了。我在市集上看到您的房产信息,觉得还不错。不过我朋友说,这房子背后紧挨着垃圾站,住起来可能不太方便。不知您是否愿意谈谈?”
信里没有提“买”,只是“朋友说”,还故意抛出一个缺点,仿佛只是在打听。
方耿直老实,便回了句:
“垃圾站隔了一条小路,平日打扫得很干净,不影响住。”
梅良心回得更快:
“我替朋友问的,他性子有些挑剔,我也劝过他别计较这些小事。”
所谓的“朋友”,正是卜世人。
卜世人没有急着露面,让梅良心替他打头阵,先打压房价,再试探卖方态度。于是,书信往来里,梅良心成了桥梁。她时而转述卜世人“嫌院子小”“说门前不够开阔”;时而又在信息里安抚:
“我朋友只是嘴硬,其实是真有心要买的。”
一来二去,方耿直心里虽然有点不快,却也不忍就此打断。他急着把房子卖掉,好去大城市置换新居,总想着忍一忍,事情也许能成。
几次联系之后,卜世人终于出现了。他惯常的开场白是:
“老乡啊,咱们都是爽快人,我最讨厌拖泥带水。房子不错,就是嘛,价格能不能再松口?至于税费,能不能帮我承担一半,实在不行到时候再议,我不会让你吃亏的。”
梅良心挑刺说:
“房子背后紧挨着垃圾站。”
方耿直虽然心里不快,却没有像往常一样回绝。他知道,现在轮不到卖家强硬——行情摆在那里,买家占尽便宜。
这话一面喊着“爽快”,一面又暗藏“再议”的伏笔。方耿直听得模糊,不懂其中猫腻。他只回:
“卖房卖房,总要讲个实在,咱就按规矩办。”
可卜世人心里却打着别的算盘。他反复强调自己是“爽气人”,甚至故意在虚拟语音里笑得豪迈,好像一句话就能拍板定音。可等到关乎实际条件,他又往后缩,把最关键的“税费”模糊搪塞过去。
梅良心就在两头游走。她对卜世人说:
“方先生太直了,话不好绕。你先哄着,到签约时再提条件。”
又转头劝方耿直:
“卜先生忙得很,他是有诚意的,只是说话直,不必放在心上。”
这番周旋,表面是调停,实则一半欺瞒,一半哄骗。沟通越来越频繁,卜世人基本不搭话,梅良心则负责多次沟通。几乎每一次,都带着些许推脱、几句讨价还价的话。方耿直有时心里不安,甚至想撤销交易,可梅良心很快又来一句:
“别急,再等等,买卖快成了。”
虚拟宇宙的冷光下,三个人的身影仿佛隔着一层幕布。一个机关算尽,一个半真半假,一个死守直心。而那一句含糊的“税费再议”,像一颗小小的钉子,静静地钉在了合同的影子里,等着有朝一日,撕开一场闹剧。
第三章 · 回声
方耿直走进自己的小院,虚拟宇宙的灯光和屏幕还在脑海里闪烁。他把门轻轻关上,仿佛关掉了一个世界,却关不掉心里翻腾的思绪。
餐桌上,母亲叮嘱着一些日常琐事:
“耿直啊,今晚早点吃点饭,别老盯着那些房源发愁。”
他点了点头,却没有真正听进去,脑子里反复回想着梅良心的信、卜世人的“爽快人”口吻,以及虚拟合同里那条模糊的税费条款。
妻子在旁边收拾碗筷,轻声问:
“你怎么了?一整天心神不宁?”
方耿直勉强笑了笑:
“没事,只是有点累。”
话出口,他自己也觉得虚假。脑子里早已在计算价格波动、市场行情、买方心理,他感到像被困在无形的围墙里,出不去,也躲不掉。
夜里,他辗转反侧。房间的灯光透过窗帘投在地板上,拉出斑驳影子。他翻身,数着房子的售价,想着搬到大城市后的生活,却怎么也无法让自己平静。每一次闭眼,总有虚拟宇宙里冷冰的信件和那句“税费再议”像锚一样拉住他,让他无法沉入睡眠。
凌晨三点,他坐起身,盯着天花板发呆。窗外的小院静悄悄的,夜风带着轻微的寒意。他想到自己多年的积蓄、多年的打拼,竟要在市场低迷中忍痛降价。心里有些无力,却又不得不继续坚持。
方耿直明白,这不仅仅是一笔交易,更像是一场心理考验。他必须忍耐、计算、妥协,也必须承受被人利用、被市场牵着鼻子走的无奈。
他又翻身躺下,闭上眼睛,却仍然睡不着。
第四章 · 初见
方耿直提着行李,踏下城际飞船,迎面是小县城傍晚的微光。他一路走来,心中翻涌着虚拟市集里的信件内容——每一封都像锋利的小刀,试探着他的底线。
咖啡馆位于繁华街角,玻璃门上映出行人的倒影。推开门,一股混合着咖啡和炸鸡的香味扑面而来。室内空调呼呼作响,几张桌子零星散开。梅良心已经坐在靠窗位置,面前摆着一杯冒着热气的摩卡。她微微一笑,起身招手:
“方先生,辛苦了,快坐吧。”
方耿直点头应声,眼神扫向角落——卜世人还没出现。
等候的几分钟,空气仿佛凝固。方耿直的手指在桌面轻敲,眼神飘向窗外闪烁的霓虹。每一声门铃响起,他都下意识地回头。
终于,卜世人走了进来。他身形略瘦,脸庞瘦削、眉眼间透着一种市井的狡猾,长相让人不由自主地警惕。落座后,第一句话便是寒暄:
“老乡啊,我们终于见面了。我这人爽快,说话直,你看房子嘛,我也不还价,但税收要帮我负担一半。”
方耿直愣了愣,眉头微皱,正准备起身表示不满。
梅良心立刻附和着笑脸,柔声安抚:
“这也不能难为他啊,大家都是老乡,稍微商量下就好。”
卜世人掏出手机,拨打工作上的电话,动作潇洒而轻佻,语气里尽是自我重要感。方耿直坐在对面,看着他眉飞色舞地安排虚拟公司事务,心中微微一沉。隐隐感觉这人平行很差,但又不好说什么。
咖啡馆里的空气充满了淡淡的焦糖味,窗外的霓虹光映在桌面上闪烁。卜世人不紧不慢地开始挑刺:垃圾桶位置、院前空地、门前通道——每一句都像在挖坑,让方耿直不断权衡如何回应。
梅良心则像在桥梁上小心地走着,时而转述卜世人的意见,时而又安慰方耿直:
“方先生别放在心上,他说话直,其实是想快点敲定。”
方耿直咬着下唇,脑子里不停盘算:现在是买方市场,房源多,买家少,自己不得不退让。每一次点头和微笑,都是一次妥协。
时间像泥一样拖慢,几个小时过去,话题从房子格局、垃圾站位置,到院前空地大小,最后又回到价格与税费。卜世人扬起手中的合同,语气中带着笑意:
“合同里加一句,我只承担一万的税,其余的不管。”
方耿直的手微微颤抖,心里一阵沉重。他终于明白,梅良心和卜世人早有默契,一切都在暗中计算。
他环顾四周,咖啡馆里几张桌子都空空如也,只有他们三人和偶尔走过的服务员。环境的宁静反衬出人心的算计,让他感到一种无法抗拒的压力。
出店门时,卜世人装作热情,要送方耿直,梅良心要请吃饭,笑意盈盈,却虚假得令人心生厌恶。方耿直心里明白,这一切不过是市井小民为了蝇头小利的表演。
直到最后一刻,卜世人要求方耿直提供购房发票。方耿直犹豫不交,卜世人立刻摔手机,声称动手,甚至报警。警察例行登记后,调解了税费分担问题:梅良心承担一半,方耿直承担一半,钱款打回。
卜世人最后走过来假惺惺地拍肩:
“好了,好了,老乡,别放在心上。”
方耿直心里清楚,这笑容背后,是彻底的自我保护和算计。而梅良心在其中,也是一半欺骗、一半哄着,只为了让卜世人最后买单。
咖啡馆门外的夜色沉沉,霓虹闪烁。方耿直深吸一口气,像压下了一团无形的火焰——他知道,这场买卖,不过是市井小民间的一场精心算计的闹剧,而自己,只是局中被动的一环。
第五章 · 合同陷阱
咖啡馆的空调呼呼作响,桌上铺开了一份电子合同,屏幕反射出方耿直略微紧绷的神情。卜世人手里握着平板,神态悠闲,仿佛这份合同是他随手签的便条,而不是涉及几百万的房产交易。
“老乡,看合同吧,我把条款都整理好了。”
他的声音温和,但眼神里闪着狡黠的光。
方耿直仔细查看合同,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价格条款,金额确实低于市场预期。他眉头一皱,却还未发声,卜世人顺势加了一句:
“放心,我是爽快人,不还价,你看条款里税费我只承担一万,其余你们自行解决。”
这一句“只承担一万”的条款,像钉子一样钉在合同中。
方耿直愣住,心里一紧。他突然意识到,之前梅良心在书信里“顺带提过税费”,其实只是转述了卜世人的心思——一切都在暗中计算。
梅良心坐在一旁,面带温柔笑意:
“方先生,别着急,他这样做也是想快点成交。其实承担一万就够了,剩下的也算正常市场操作。”
方耿直的手指在合同上来回滑动,心跳加快。每一条条款,都像是在无声地逼迫他妥协:
- 税费分摊隐藏着实际金额的陷阱
- 付款节点安排得巧妙,让卖方风险先行承担
- 合同备注里含糊其辞的责任条款,随时可能让他承担额外费用
他试图开口询问,卜世人却打断:
“老乡啊,我们都是老乡,条款没问题,你看就行。”
梅良心微笑点头,轻声附和:
“签吧,方先生,没问题的。”
方耿直咽了口唾沫,心里明白:这不是善意提醒,而是精心设计的陷阱。他犹豫片刻,深吸一口气,手指在平板上迟疑地悬停。
卜世人见状,扬起手中的笔记本,做出一副“完全无所谓”的样子,语气淡然:
“我也有我的原则,合同一签,咱们就算成交了。”
方耿直终于点下确认键,签下了自己的名字。屏幕上出现了交易成功的提示,金额划入对方账户,同时那条“只承担一万税”的条款也正式生效。
合同签完的瞬间,卜世人露出满意的笑容,而梅良心轻轻拍了拍手,好像在安慰自己,也在安慰方耿直。
然而,方耿直的心里清楚:
这份合同不是普通的买卖协议,而是一场暗地里精心布置的陷阱。他的妥协、他的信任,都被无形地操控在别人手中。
当他拿起茶杯,指尖微微发抖,窗外霓虹闪烁,像是为他铺下的棋盘。卜世人的伪装、梅良心的温柔、合同条款的迷雾,一切都让这场买卖充满张力——
真正的考验,才刚刚开始。
卜世人的拖延里。一次,他终于忍不住打电话过去:
“卜先生,这过户什么时候能办完?”
电话那头传来一声轻笑:
“老乡啊,我这边实在太忙,你明天再过来吧,保证给你处理好。”
方耿直挂了电话,靠在沙发上,双手握拳,心里一阵无力。他知道,卜世人享受这种掌控感——让卖方焦躁不安,让梅良心帮忙维持表面和平,一切都是精心算计的局。
夜里,他辗转反侧,翻来覆去睡不着,脑中全是虚拟宇宙里的书信、合同条款、卜世人的笑声,以及未来大城市的不确定。他甚至幻想自己再多一分耐心,就能将房子安全过户,但现实告诉他,真正的麻烦才刚刚开始。
几次反复往返后,方耿直心里清楚:
这场买卖不是简单的交易,而是一场心理战。他被迫在无形的棋盘上小心移动,每一步都可能踩进卜世人和梅良心精心布置的陷阱。
第六章 · 真相
房产过户手续终于走到最后阶段,前期流程——签单子、核实房源、信息录入——全部完成,只差最后一步的正式过户。方耿直心里稍微松了口气,以为一切终于可以结束。
然而,卜世人突然开口:
“方先生,把你当初买房的购房合同给我看看。”
方耿直愣住,这合同和卜世人毫无关系,他不愿意交出。
“这和你没关系,我不方便提供。”
卜世人脸色立刻变了,手中的平板重重摔在桌上,跳了起来,声音尖锐而带威胁:
“你不交,我就动手了!”
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员投来惊讶的目光,气氛瞬间紧张。
梅良心站在一旁,挤出温柔的笑容,稳步上前,语气柔和地调和气氛:
“方先生,别急,我们冷静一下,一切都有流程,慢慢解决。”
她微微侧身,轻轻拦住卜世人的手臂,老好人般地安抚:
“老乡,先别冲动嘛,这合同问题可以慢慢处理。”
方耿直望着她,心中一阵复杂:梅良心表面温柔,安抚自己情绪,但他隐约感觉,她熟知卜世人的算盘——半哄半骗,让自己在压力下配合卜世人的计划。
接着,卜世人提出:
“先把钱打回去,重新走流程,这样税收就好算了。”
方耿直心里一沉——退钱再重新走流程,税务责任将完全落在自己身上,而卜世人则巧妙减少自己应承担的税费。
无奈之下,方耿直按照要求退回款项。卜世人得意地坐下,眼神中闪烁着满足的光芒。
随后,卜世人报警,制造外部压力。警察在交易中心例行登记、询问、调解。梅良心仍旧在旁边微笑,语气温和地向方耿直解释:
“别担心,一切都会按照规定处理,你安心就好。”
最终,税费由方耿直承担一半,梅良心承担另一半,卜世人成功将风险降到最低。
整个过程中,方耿直感到深深的无力——他被迫在卜世人的威胁、合同陷阱和心理战之间小心移动。
梅良心表面老好人、安抚方耿直,但暗地里配合卜世人,确保他“买单”。她的微笑背后,是精心算计的冷静。
当最后一笔款项确认,卜世人站起身,假惺惺拍了拍方耿直的肩膀:
“好了,老乡,别放在心上,都是小事。”
方耿直微微一笑,心里却冷得像冬夜:
这一切,从合同条款到威胁手段,从退钱流程到警察介入,从虚伪的送行到梅良心的招待表象,全都是卜世人的精心算计,而梅良心的温柔笑容,只是这场心理战的一部分。
交易中心外,霓虹闪烁,喧嚣的城市与他隔绝。他深吸一口气,知道自己经历的,不只是一次买卖,而是一场心理战、合同陷阱和人性阴暗的全方位博弈。
此时卜世人虚伪地露出笑容:
“老乡,我送你去城际飞船吧,辛苦你了。”
他言语间装作关心、体贴,但实际上只是为了制造表面好意,掩盖自己从中牟利的心机。
梅良心立刻接上话,温声说:
“方先生,等会儿我请你吃个饭,补补路途的劳累,太感谢你了。”
她的笑容柔和,语气中带着老好人味道,但暗自知晓卜世人的计策,她既安抚方耿直,又帮卜世人维持局面。
熙熙攘攘皆为利往
方耿直望着他们渐渐消失在霓虹灯下的背影,心里清楚:这场告别,表面温情,实际上是一场精心布置的戏。卜世人的每一个笑容、每一句寒暄,都是虚情假意;梅良心的甜美关心,也只是一种策略——老好人的伪装。
他深吸一口气,冷冷地对自己说:这场交易,他被迫参与的不只是买卖,更是人性的阴暗与精心设计的心理战。
恶报
几年后,卜世人的人生彻底崩塌,曾经精心算计、虚伪谄媚的手段,如今像一面镜子,狠狠地照回自己身上。
一次他又在算计中,试图用小伎俩谋取利益时,意外发生了——一辆飞驰的车辆毫无预兆地撞向他。他猝不及防,来不及躲避,轰然倒地,生命戛然而止。
卜世人的妻子,在经历丧夫之痛后,改嫁他人,带走了卜世人的赔偿款,却带不走那份伤痛。孩子因缺乏关爱和生活压力而身体状况欠佳,最终夭折。而卜世人的父亲,在新房刚装修好搬进去,不慎跌倒,搶救無效,意外身亡。他的母亲接受不了亲人相继离去的痛苦,郁郁寡欢,终日以泪洗面,最终郁郁而终。曾经满心算计、追求利益的卜世人,留给世人的,只有破碎的家庭与无法挽回的过错。
那套他一手谋划、曾让方耿直陷入困境的房子,也未能幸免。断供之后,逐渐积累的贷款利息与税务负担,最终使房子走向法拍,成了空置的房产,成为昔日算计与贪婪的象征。
梅良心的结局同样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。她参与卜世人的诸多交易布局、半哄半骗方耿直,从中尝到了甜头。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不断故技重施,最终在其他案件中被受害方告上法庭。证据确凿、无法辩驳,她被判刑三年。坐在铁窗之后,她的笑容再也不再温柔,所谓的老好人面具,彻底褪去,只剩下悔恨与孤独。
方耿直远离了当年的喧嚣与算计,虽经历风波,但依旧坚持自己的人生道路。他看着那套房子从交易中心走向法拍的消息,心中暗暗叹息:人心险恶,贪念与算计,终究会自食其果。
世间有情有义,也有算计与阴暗。卜世人和梅良心的结局,正是最现实的回响——恶有恶报,善有善终。
正如《红楼梦》中所示:
“多行不义必自毙。”“繁华易散,奸邪难长久。”
坦然
经历了卜世人和梅良心的算计之后,方耿直心里多了份警觉,也学会了在复杂人心中保持冷静。他远离了那个小城市的喧嚣与暗流,把房子顺利卖掉,虽然税费被迫承担一半,但他从中得到了宝贵的经验——人心险恶,利益往往掩盖温情。
方耿直随后搬到了大城市,开始新生活。他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,虽然不显赫,但安稳而踏实。家人和他住在一起,他开始注重陪伴和交流,改善了以前因为忙碌而疏远的家庭关系。睡眠依旧偶尔不佳,但心境逐渐平和,他学会了在夜深时独自整理思绪,面对生活的不完美也能泰然处之。
他偶尔会回想起那场交易的种种:卜世人的虚伪笑容、梅良心的老好人伪装、交易中心的紧张气氛……每一次回想,都让他更加珍惜自己的人生选择,也提醒自己,诚信与正直是通向平静生活的唯一道路。
最终,方耿直的生活虽平凡,却安稳、清明。曾经让他焦虑不安的交易和算计,成为了他成长的磨砺。他明白,人心险恶,但他不必被迫同流合污,善良与谨慎同样可以带来属于自己的善果。
赋诗一首

李花绽放春,红艳映山村,雄伟松柏立,身死悲秋风,命全归黄土,身家叹命空。
- Author:雨生
- URL:https://cfblog.273983.xyz//article/example-12
- Copyright: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,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, adopt BY-NC-SA agreement.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!
虚线之上


